Friday, March 18, 2005

媒體產業(media industry)分析

媒體機構的性質

五花八門的媒體資訊,是看得見及聽得見的東西,但「看不見」及「聽不見」的是媒體的生產過程;換言之,媒體資訊並不是植 物,它不會自然長出來,而是像任何 工業產品一樣,由各類大小的媒體機構生產出來,媒體跟一家工廠沒有本質差別,對一般消費者來說,它其實是個看不透的黑盒子。

但是,一家媒體機構,例如報館、電台、電視台等,與普通一家商業機構,有甚麼分別?

1.
大部份媒體面向兩個市場,以香港免費電視為例,電視台關心收視率,它要吸引觀眾收看節目,但同時,電視台需要吸引廣告客戶,換言之,把觀眾像「產品」一樣賣給廣告客戶。

2.
大 部份媒體的固定成本極高,因此,媒體市場通常極為壟斷,進場門檻很高,例如香港銷量最高的兩份日報--《東方日報》與《蘋果日報》,分別由東方報業集團 與壹傳媒擁有,兩者都是上市公司,市值分別是六十億及近五十億,一般人如何進場跟他們競爭呢?而且它們佔了全港報紙銷量的七成以上!

3.
不 少媒體雖然培養了讀者、觀眾、聽眾的消費慣性,如香港的免費電視與日報,但不少媒體產品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及獨特性,難以預測與評量,就以電影為例,每 部電影的故事、風格、演員等等都是獨特的,所以票房沒有保證,而不少賣座電影是完全出乎預料之外,結果,引來一窩烽的現象;例如1995電影《古惑仔》, 由於票房很好,於是爭相拍攝續集與相關題材。

4.
許多媒體產品能無限重複使用/複製,特別是數碼科技,除了方便使用者複製,也方 便媒體趨向綜效化(synergy),同一個內容,由不同媒體形式發行銷 售,例如一本小說,可以在報紙上連載,可以出版成書,拍成電影,發行DVD,印製海報、T-shirt、飾物、玩具等等;電影「哈利波特」與「魔戒」,是 近年最典型例子;香港亦有不少例子,歌星的歌曲出現在唱片、電影、卡拉OK、手機鈴聲、演唱會、寫真集、廣告等。

5.
以上特點, 都會導致媒體產業結構易傾向集中化,由個別大集團包攬各類媒體,或財團之間進行併購活動,它們有 時分別透過垂直整合及水平整合來達到集中化,垂 直 整合,是所有權向整個媒體資訊生產與配銷各個階段擴張,例如無線電視台,它在香港政府的廣播政策的支持下,把電視節目製作,電視頻道經營與電視廣播整合起 來,都由一家公司經營;水平整合是把同類的媒體或跨媒體合併,在香港由於受法例及牌照監管,在廣播事業裡不算嚴重,但是在印刷媒體裡,則有不少例子,例如 壹傳媒擁 有《蘋果日報》及周刊《壹周刊》、《忽然一周》、《飲食男女》等,它的對手東方報業亦如是。

在西方國家,梅鐸(Rupert Murdoch)的新聞集團(News Corporation)是最著名的例子,它擁有美國與英國不少日報及電視頻道,其媒體王國更席捲亞洲、澳洲及拉丁美洲。

不少人認為,媒體產業越集中化,市場越壟斷,媒體越易受到經濟及政治勢力干預,影響民意及公共文化;一方面媒體擁有者越少,他們能影響民意的力量越大;另一方面,即使擁有者沒有意圖操縱民間,只要有政府或大財團想影響民間,便可向少數媒體施壓。

梅鐸擁有的英國報刊(如《太陽報》)與工黨貝理雅選舉勝利的關係,已成為媒體壟斷與政治的重要個案;在香港,近年的「商台事件」以及某些報業集團的輿論影響力,亦成為不少人關注的問題。

活動與練習

1.
2004年,幾位「名嘴」(黃毓民、鄭經翰、李鵬飛等)相繼辭職,他們的聲音突然在大氣電波消失,我們有幾個相關的問題可以問:
A. 他們再沒有市場價值嗎?電台考慮的是誰的市場?
B. 為甚麼沒有其他電台或電視台邀請他們做節目?
C. 你認為這事件與香港的媒體產業結果有何關係?

2.
如果你要籌備一個電台,你需要多少資本?需要辦理甚麼手續?你的競爭對手商業電台、新城電台及香港電台強嗎?電視台又如何?

3.
選擇一宗爭議性很高的新聞事件(如多年前的「居港權事件」或去年的「領匯事件」),並選擇某一集團(例如東方報業的日報及周刊)的各種刊物,詳細閱讀,你認為它們的立場是否很接近?再對照它們的銷量,你認為香港的媒體集中化對民意有多少影響?


媒體機構與媒體工作者

在 香港新聞事業發展的過程中,有一段很有趣的小插曲,七十年代中以前,無線的新聞製作屬節目部,工作人員薪水低,多是晚間在報館兼職,從業員有點像節目部 的兼職工作人員;1976年9月,毛澤東逝世,當時的主播劉家傑在報導新聞時,說全港市民都對毛澤東的死感到哀傷,結果受到不少人批評投訴,無線高層開始 改革新聞製作,成立新聞部,並聘用全職新聞工作者,並提高他們的薪水,成為本地新聞專業的一其中一個開端。

今天的媒體工作者,雖然自命專業人士,但沒有完全脫離一般勞工的處境,比起其他專業如醫生及律師,他們更需要與人合作,更像一個機構裡的工人或員工,活在一個層級複雜分工細緻的機構中,所以他們的工作,受到機構組織的影響;我們這裡用新聞機構作為例子說明。

制度慣例

要 發現媒體的慣例,其實一點也不困難,你可以到報攤看一下周刊封面的用語,便可以很清楚,特別是娛樂新聞,你可以看到許多用字都不斷重複;「陳XX搭上某 某」、「某明星偷食」等等,即使是政治新聞亦如是,例如董建華宣佈辭職,大部份報章便很留意曾蔭權小動作,不管是吹口哨,還是「瀟洒地」除下領巾。

為甚麼會這樣?由於報館需要每天組織生產,製造資訊,所以會「預見」新聞在何處發生,如何發生,以及事件的意義,並安排記者採訪,而大部份記者也會依從這些慣例。

所謂「狗仔隊」是最著名的例子,他們跟蹤某名人,預見及等待一些故事的發生,例如他與某女明約會,於是便變成新聞。

政 治新聞也有類似現象,當記者看到長毛梁國雄,總預期他會在議會內違反規矩,主席范徐麗泰又會警告懲治他,某些傳媒甚至賦予他們固定角色:長毛是 孫悟空,范太是唐三藏;每次工業行動,不論是罷工或怠工,記者都會預期定必「影響公眾」,於是公眾如何被影響成為這類新聞的常規及慣例。

同時,記者在機構分工下,負責固定的新聞線,如政治新聞、財經新聞等,有一些更細緻,如專跑立法會新聞或證券交易所的,他們在工作過程中,會有一些固定的受訪者及資料提供者,而負責同一類新的同行又會互相影響,甚至交換資料、意見、價值,形成了對事件差不多的看法。

報館在互相比較及競爭下,一方面要爭取獨家新聞,要求與別不同,但另一方面,亦害怕自己丟失任何對手掌握的新聞,努力搜羅類近的資訊,採取相似的角度。

最後,在新聞機構的截稿時間壓力下,機構員工跟從這些慣例是最容易使工作完成的,因此,亦進一步強化這些常規慣例,並對機構內其他員工形成壓力。

活動與練習

1.
試到記者採訪的場所,例如立法會門外,或示威集會場所等,注意他們採訪時的做法有沒有相似的地方,例如他們發問的內容及角度有沒有很相似,攝影記者拍攝的角度及聚焦對象是否相近,最後,再比較第二天的新聞,看一下與昨天觀察到的有甚麼關係。

2.
比較無視及亞視電視台的新聞報導,看一下是否存在著常規慣例,列出有那些相同的地方,包括報導及拍攝角度,訪問的對象,新聞編排及次序等等。



媒體組織內部控制

記者雖然可能要到處跑,但他/她的工作很大程度仍在新聞機構裡,受到上級管理人員的支配,因此,媒體組織內對他/她會從各方面進行塑造,令他們遵守慣例,從而影響媒體內容。

首先,記者通常負責採訪,但在香港大部份報館裡,記者每天要完成分派工作,採訪誰,怎樣採訪,回來後從哪個角度撰寫,也多多少少受著報館的採主及編輯的支配,對大部份剛入行的記者來說,他們作為勞工的身份,要比作為專業人員強得多,自主性也較少。

同 時,使記者與媒體組織「合作」,除了是命令式自上而下的做法之外,還有許多渠道;採主及編輯有時不需要直接告訴記者如何採訪,如何撰寫新聞,他們可以口 頭嘉獎,或實質獎勵,例如分派較重要的採訪工作,又或者是讓稿某些記者稿放在報紙頭版,或當眼的地方,甚至是升職及加薪等,都能起到新聞室控制 (newsroom control)效果,因為 久而久之,記者便會透過跟同事待遇的比較,體會到該如何採訪,如何撰寫新聞,才是受重視讚賞的,從而達到把記者約束的效果。故此,通常做得越久的記者,越 能跟媒體機構合作。

新聞機構裡,通常有一些明星化人物,報館裡有一些知名及資深記者,電視台新聞部近日亦有把主播明星化的趨勢,這一類人會成為「榜樣」,讓其他記者效法,因此便可以使記者漸漸接受公司的要求,減至離經叛道的機會。

活動與練習

1.
無線、亞視、有線電視的新聞報導裡,有哪些明星級的主播?他們的作用是甚麼?

2. 訪問一位新入行的記者,了解一下他/她面對的媒體組織壓力。


媒體外部的壓力與控制

由於媒體組織具有一定的權威、權力與影響力,所以媒體外的財團或政府需要影響資訊生產,便可透過媒體機構這個層級及組織特性了。

財團要影響媒體,除了直接向媒體老闆直接施壓力外,還可以運用經濟壓力,由於許多媒體需要廣告客戶,只要財團拒絕或減少在某媒體上賣廣告,便等於發出非常有效的警告訊息,媒體老闆自然會影響他/她的下屬,否則便威脅到媒體的生存。

政 府對媒體資訊生產的影響有點不一樣,由於政府掌握了許多媒體感興趣的資訊,對渴求快捷豐富資訊的媒體來說,政府成為非常重要的資料來源,因此,它可以用 資料跟記者交換忠誠,例如提供某類獨家資料予記者,但明示或暗示記者要寫某些內容,採取某種對政府有利的角度;同時,政府也會在提供的資料上做「手腳」, 引導記者的報導支持政府立場,或至少可以設定議題(agenda setting)。

去年的領匯事件,據《信報》透露,政府官員不停打電話去向報館高層「吐苦水」,塑造出政府非常受委屈的形象,而提出司法覆核的人士則好像存心搗亂,一時間,全港大部份報紙都指反領匯人士「陰謀亂港」,後來部份報章甚至也承認自己被誤導了。

有時,政府更可以利用媒體來「放風」,試探民意,私底向媒體發放資訊,有時甚至要求媒體不要報導(off record),但當媒體報導後,如果引來社會批評,政府又出來否認,於是,媒體便變成了政府試探民意的工具。

政 府及大財團除了影響整間媒體機構,還可以針對個別媒體工作者,不少媒體工作者都依賴個別官方人士,作為消息來源,甚至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,形成「朋友」及 所謂「互信」關係,除非記者有很強的批判能力,否則很容易不知不覺接納了官方人士的觀點,作出有利官方的報導,或對不利消息作低調處理。

同 時,政府更可以軟硬兼施,1992年《快報》記者梁慧珉與1994年的《明報》記者席楊,分別被控以竊取國家機密而被捕,梁一周後釋放,但席楊則被判十五 年,1997年才保外就醫釋放,這對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產生了非常大的心理陰影;但同時,港澳辦則表示會向相關部門解釋求情,並勸告香港記者採訪要「小 心」,在處理敏感資料時多了不少猶豫,一硬一軟,讓記者在束縛在官方的控制之下。

練習

1.
比較《蘋果日報》與《東方日報》的廣告,有甚麼不一樣,有哪些是前者沒有的?這又與媒體外部的壓力有甚麼關係?

2.
2000 年時,爭取居港權人士在終審庭勝訴,特區政府則發放出「一百六十七萬」的驚人數字,指裁決會導致國內有一百六十七萬人取得居港權來港,並提出各類 統計數字,指對全港教育及社會福利造成沉重負擔;試找回當時的新聞報導,分析一下政府資訊如何影響報章輿論,政府又為事件設定了甚麼議題?


媒體規管

香港經濟,常被人稱為自由市場,這是言過其實的,至少在媒體市場上並不是那麼「自由」的。

正 如剛才所說,當代社會媒體越來越以集中化大企業為主,一般人難以進入市場,香港亦不例外;然而,除了商業上的壟斷外,香港政府對媒體的干預,並不比其他 國家少,特別是廣播(broadcasting)事業,因此要理解媒體,少不了要理解媒體規管(regulation)制度。

香港的廣播 事業規管,由工商及科技局負責,它是一個決策局,轄下的通訊及科技科制定廣播政策,但具體規管工作,由廣播事務管理局負責,它的成員由行政首長委任,直 接負責發牌及續牌工作,並監察著電台及電視台的運用,確保它們符合牌照條款經營;此外,它也接受市民投訴,從而監督媒體。

有人會說,政府的角色只是確保媒體機構遵守公平的遊戲規則,然而,事情沒有這般簡單,政府可以及曾運用各種有形無形手段,利用監管制度來影響傳媒,這裡我們舉兩件事。

香 港的商業經營的電台,需要定期續牌,最長為十二年,2003年,工商及科技局建議讓商業電台及新城電台續牌十二年,局方要把建議交給行政會議作最後決 定,當時的鄭經翰便在商台節目中透露,行政會議裡有人反對建議,要求只予續牌三年,理由跟鄭在《風波裡的茶杯》嚴厲批評官員有關,更有人揣測,親中人士想 把商台牌照拿出來拍賣,消息後來經多方證實,包括李鵬飛。

雖然政府官員及行政會議成員否認其事,後來亦予商台續約十二年,六年後作中期檢討,再續六年,但事件已反映出政府完全有能力干預現行的媒體。

另 一件事也顯示出廣管局干預廣播事業市場,民間團體「民主之聲」曾於1999年要求開辦電台,2004年,經過「商台事件」後,一群市民亦要求開辦電台, 其理念是外國的社區電台,由一般市民管理,制作及擁有的公眾大氣電波電台,不接受商業廣告,不接受政府或財團資助,以保証電台的獨立性。但廣管局以電台數 目太多難以「管理」為由,一直拒絕這些申請。

但香港電台是否太多?香港有六百七十多萬人口,商業營運的電台(即廣管局的「聲音廣播牌 照」)只有兩個,即使把香港電台計算在內,人口比例也高達二百多萬人 比一個電台;美國人口約二億八千萬,共有一萬三千多個電台,即兩萬餘人便有一個電台,究竟香港是太多電台?還是太少電台?

顯然,政府的廣 播政策及管理機構,嚴厲控制了廣播機構的市場供應;同時,在政策的細節上,也有偏幫大財團之嫌;假如有人想成立新的免費電視台,即使被批 准,每年要繳交固定費用三百八十多萬,再加上每個頻道一百五十多萬;至於收費電視台,每年要繳交固定費用一百三十多萬,另加每名客戶四元的費用;如果要成 立電台,更要每年約三百多萬牌照費(按商業電台牌照計算)。這些昂貴的費用,大概只有規模相當的公司才能負擔。

練習

1.
一直以來,香港有人要求成立電視公眾頻道,讓民間團體及文化工作者,可以發放他們的節目,你認為是否合理?為甚麼?政府一直反對或拖延的理由又是甚麼?

2.
試上網查一下,全港的免費及收費電視台,它們的擁有者是誰?它們是怎樣規模的集團?每年的營運經費多少?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